An Iberian Trio Sonata: Science, Art, and Cuisine (2/2)
作者:陈强(1982届化学)
(续上)
04 艺术盛宴:Museo del Prado和Museo Nacional Centro de Arte Reina Sofía
Museo del Prado(普拉多博物馆)是我与西班牙博物馆的初次邂逅,它成立于1819年,由建筑师胡安·德·比利亚努埃瓦设计,是新古典主义建筑的典范,其建筑本身也是一件艺术品。最初作为皇家绘画和雕塑博物馆,旨在展示西班牙王室的珍贵艺术收藏。如今,普拉多博物馆以其无与伦比的欧洲艺术收藏而闻名,如迭戈·委拉斯开兹的《宫娥》、弗朗西斯科·戈雅的《五月三日》和《裸体的马哈》,以及埃尔·格列柯的《牧羊人的崇拜》等均为西班牙黄金时代的杰作作品。此外,博物馆还收藏了大量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包括提香、拉斐尔和波提切利的名作。佛兰芒画派的代表作品如博斯的《人间乐园》和鲁本斯的《三美神》也在此展出。普拉多博物馆不仅是艺术爱好者的圣地,也是西班牙文化和历史的重要象征,每年吸引数百万游客,成为马德里最受欢迎的博物馆之一。
Museo del Prado(普拉多博物馆)
令我印象最深的两个作品是荷兰画家Hieronymus Bosch(耶罗尼米斯·博斯)的Jardin de las Delicias(人间乐园)和意大利雕塑家Camillo Torreggiani(卡米洛·托雷贾尼)的作品Isabel II velada(蒙纱的伊萨贝拉二世)。
从普拉多博物馆出发,沿普拉多大道向南步行,街道两侧,新古典主义建筑巍然矗立,建筑外立面装饰着精美的浮雕和科学仪器图案。街上一位舞者优雅地演绎着自由落体运动,而另一位则用全息投影技术展示着万有引力定律,这种科学与艺术的融合表演,吸引了许多路人驻足观看。经过Parque del Retiro(丽池公园)东侧,不一会儿我们就到了Museo Nacional Centro de Arte Reina Sofía(索菲亚王后国家艺术中心博物馆)。它成立于1992年,以西班牙王后索菲亚的名字命名,是西班牙最重要的现当代艺术博物馆,与普拉多博物馆、提森-博内米萨博物馆共同构成了马德里的“艺术金三角”。博物馆原建筑是一座18世纪的医院,后由建筑师让·努维尔设计扩建,新增的部分以现代风格为主,玻璃和钢结构的运用使新旧建筑形成鲜明对比。博物馆最著名的藏品是巴勃罗·毕加索的巨作《格尔尼卡》,这幅画作是20世纪反战艺术的象征,描绘了西班牙内战期间格尔尼卡镇遭受轰炸的惨状。此外,博物馆还展出了萨尔瓦多·达利、胡安·米罗、胡利奥·冈萨雷斯等西班牙艺术大师的代表作,以及国际艺术家如弗朗西斯·培根、马克·罗斯科和伊夫·克莱因的作品。此外,博物馆还设有图书馆、档案馆和研究中心,为学者和艺术爱好者提供丰富的资源。
Museo Nacional Centro de Arte Reina SofíaGuernica(格尔尼卡)
05皇马:Real Madrid Stadium的运动史诗
此次马德里之行最后一站是Real Madrid Stadium(皇家马德里球场)及其博物馆。皇家马德里球场,正式名称为Estadio Santiago Bernabéu(圣地亚哥·伯纳乌球场),是西班牙皇家马德里足球俱乐部的主场,也是世界上最著名的足球场之一。该球场位于马德里市中心,自1947年建成以来,一直是足球迷心中的圣地,它以皇家马德里的传奇主席圣地亚哥·伯纳乌命名,球场容量超过8万人,是欧洲最大的足球场之一。近年来,球场进行了大规模的翻新工程,翻新后的伯纳乌球场不仅是一个体育场馆,更是一个多功能的娱乐综合体,可以举办音乐会、展览和其他大型活动。这里不仅是皇家马德里主场比赛的场地,还曾多次举办重要的国际足球赛事,包括欧洲冠军联赛决赛、欧洲国家杯和世界杯比赛。这里见证了无数经典的比赛和伟大的时刻,是足球历史上的一个重要地标。每当比赛日,成千上万的球迷涌入球场,为他们的球队加油助威,营造出无与伦比的氛围。总之,伯纳乌球场不仅是皇家马德里的家,也是全球足球迷心中的圣地,代表着足球的激情、荣耀和梦想。离开球场前,未经儿子的允许,我替Baby Eden转会了皇家马德里足球俱乐部。
从Bar Casa Paco出来,我欣然接受了Jose和Luis的邀请,与他们共同重温学生时代在马德里街头的徒步经历。在马德里的城市版图上,Parque del Oeste(西园)犹如一片翡翠,镶嵌在曼萨纳雷斯河畔。始建于1906年的西园,不仅是城市绿肺,更是一部活生生的历史书,记录着马德里一个多世纪的变迁。穿过公园最迷人的角落——始建于1956年的玫瑰花园,浓郁花香扑鼻而来,园丁Javier正在修剪玫瑰花枝,他的家族三代人都在这里工作。“这些玫瑰见证了马德里的兴衰,”他指着一株百年老玫瑰说,“即使在战争年代,它们也顽强地生长着。”穿过玫瑰园,我来到了Templo de Debod(德波神庙),眼前,神庙前的水池已干涸许久,表面长出了些许青苔。这座建于公元前2世纪的神庙,于1968年迁移后重新坐落于此,是埃及政府赠予西班牙的珍贵礼物。清晨时分,柔和的晨曦会映在水池中央,金色的光芒洒在波光上,宛如给神庙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每到静谧的夜晚,皎洁的月光会洒在水池中央,清冷柔和,仿佛给神庙披上了一层梦幻的纱衣。Jose告诉我:“这座神庙不仅是古迹,更是和平的象征。它提醒我们,即使在最动荡的年代,文化也能架起友谊的桥梁。”
Templo de Debod(德波神庙)
从西园出发,沿着Palacio Real de Madrid(马德里王宫)西侧的小径向东漫步,四周绿树成荫,宁静而优雅。穿过王宫的西侧,宏伟的建筑与古老的石墙映入眼帘,历史的厚重感扑面而来。绕过王宫北侧,宽阔的广场与蓝天相映,显得格外壮丽。继续前行,萨巴蒂尼花园的古典对称设计与修剪整齐的绿植逐渐清晰,喷泉与雕塑点缀其间,仿佛步入一座艺术的殿堂。傍晚时分,远处绚烂如火的晚霞让土生土长的马德里人也为之驻足,生命的壮美在此刻化作永恒的定格。
左侧Luis,右侧Jose,背后是马德里王宫
从萨巴蒂尼花园出发,向东穿过Calle de Bailén(拜伦街),沿着宽阔的街道向南漫步,城市的喧嚣逐渐清晰,远处西班牙广场的标志性建筑—塞万提斯纪念碑映入眼帘。雕像位于广场中央,塞万提斯坐在椅子上手持一本书,象征其文学成就。雕像前方是塞万提斯小说《唐吉诃德》中的两位主角——唐吉诃德骑着他的瘦马罗西南多,侍从桑丘·潘沙骑着驴子。雕像不仅纪念塞万提斯,也致敬《唐吉诃德》这部世界文学经典,是西班牙文化的象征,吸引着全球游客前来驻足。
塞万提斯纪念碑(Momumento a Cervantes)
从塞万提斯纪念碑缓缓前行,穿过西班牙广场的绿地和喷泉,向北漫步,马德里王宫的壮丽轮廓逐渐清晰。它是在1734年Alcázar de Madrid(阿尔卡萨尔城堡)火灾后废墟上建造的,占地面积13.5万平方米,拥有3418个房间,是欧洲最大的皇家宫殿之一,也是西班牙首都马德里最著名的历史建筑。意大利建筑师Filippo Juvarra(菲利波·尤瓦拉)和Francesco Sabatini(弗朗切斯科·萨巴蒂尼)参与了宫殿的设计和建造。尽管如今西班牙王室并不居住于此,但马德里王宫仍然是国王举行国事活动、接待外国元首以及举行各类官方重要仪式的庄严场所。这座承载着西班牙历史与荣耀的王宫,融合了巴洛克和新古典主义风格,展现出独特而迷人的建筑魅力。外墙由质地坚硬的花岗岩和白色科尔梅纳尔石精心建造而成。花岗岩赋予了建筑稳固厚重的质感,仿佛在默默诉说着岁月沉淀下的王室威严;而白色的科尔梅纳尔石则如同一条洁白的丝带,环绕在花岗岩之间,不仅增添了几分柔和之美,更在阳光的照耀下散发着柔和的光泽,使整座王宫显得庄严而典雅。
Palacio Real de Madrid(马德里王宫)与王宫相对的Catedral de la Almudena
(阿穆德纳圣母主教座堂)
马德里之行最大的收获是居然见到了30多年前一起在新墨西哥州立大学从事传感器研究的Dr. Maria Pedrero,如今她已经是Universidad Complutense de Madrid(马德里康普顿斯大学)分析化学系主任、教授。在Maria的陪同下,我和Segovia教授参观了这所创立于1293年的大学校园、教学和研发实验室。这是西班牙最古老、最著名的大学之一,1499年正式更名为Universitas Complutensis,是当时欧洲最重要的学术中心,1836年大学从阿尔卡拉德埃纳雷斯迁至马德里,更名为马德里康普顿斯大学。马德里康普顿斯大学以其卓越的学术传统和广泛的研究领域闻名,西班牙著名作家塞万提斯、哲学家加塞特以及卡哈尔、奥乔亚等多位诺贝尔奖得主都曾在此学习或任教。康普顿斯大学在西班牙乃至全球的高等教育领域具有重要影响力,它不仅致力于学术研究和知识传播,还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社会责任感,成为西班牙高等教育一面旗帜。
中间Segovia教授,右边Pedrero教授 @Universidad Complutense de Madrid(马德里康普顿斯大学)康普顿斯大学分析化学实验室模型康普顿斯大学分析化学实验室陈列的实物元素周期表